栏目分类
线上股票配资门户_在线炒股配资_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
线上股票配资门户
在线炒股配资
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
权威配资十倍 估值20亿的机器人,破产了
发布日期:2025-04-05 21:59    点击次数:189

权威配资十倍 估值20亿的机器人,破产了

困境缩影。

这是一记刺耳的警钟。

曾风靡一时的美国 AI 陪伴机器人公司 Embodied 正式关停——旗下公司主打的儿童情感机器人 Moxie 最近迎来了最后的告别。

身后创始人 Paolo Pirjanian 博士深耕机器人领域多年,曾经对产品的完美性有着如乔布斯和马斯克一样的执着。Moxie 诞生之际,创始团队曾将它描述为 "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朋友"。

破产之前,Embodied 曾在一级市场有过一段高光时期,投资方囊括了英特尔旗下旗下风投 Intel Capital、丰田的 AI Ventures、亚马逊的 Alexa 基金、索尼创新基金和 Vulcan Capital 等。但最后资金告罄,投资人在看不到商业前景后彻底放弃了它。如此一幕,令人沉思。

创业十年,倒在行业盛宴时

公司视频里,一个小女孩哭着和她的机器人朋友告别。

女孩对面是一款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机器人,它的身体呈蓝绿色,面部是会模仿常规表情的屏幕,底盘像一个不倒翁,两只手臂还会兴奋地拍打。这个机器人叫 Moxie,具备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功能,可以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对话、做一些互动游戏。

它的缔造者是一家 2016 年成立的机器人明星创业公司 Embodied。

Embodied 的创始人经历颇为坎坷。还在 15 岁时,Paolo Pirjanian 就以难民身份来到丹麦,最终自己一路读到博士毕业,移居美国。博士期间,Pirjanian 研究的方向正是"多机器人系统协作",这也为他的未来埋下伏笔。

2001 年,Pirjanian 进入一家美国初创公司 ‌ 任首席科学家,并主导开发全球首个商用视觉导航系统 ‌。10 多年后,所在公司被扫地机器人巨头 iRobot 收购,Pirjanian 随之加入,后成为 iRobot 的首席技术官。

Pirjanian 发现,儿童早期社交情感学习对成长至关重要,但传统教育工具难以个性化满足需求。于是创业念头开始产生。2014 年,Pirjanian 带着领团队做各类跨界研究,发现 5-8 岁孩子更易对具备表情反馈的机器人产生信任感,这项研究后来被写进新公司的商业计划书,成为 Moxie 机器人"情感交互"功能的理论基础。

直到 2016 年,Pirjanian 决定离职创业,Embodied 诞生。

成立之初,Embodied 就是一个成熟的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头部企业,并有着各个领域的深厚经验,公司也在成立不到半年就已经有了一个正在运行的机器人原型。2020 年,王牌产品 Moxie 正式诞生并投入市场。

这款机器人最初是为自闭症儿童设计,此后逐渐以 5-8 岁的普通孩童作为主要用户,首次进入市场时,预售价格高达 1500 美元,并且在购买第一年后每月还有 60 美元的订阅费。

尽管当时就已经有不少业内人士和媒体质疑过是否有人愿意买单,但 Moxie 发布之初,仍然因为独特的设计和技术创新引起了不小轰动,还被《时代》杂志评选为" 2020 年最佳发明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Moxie 发布不到 5 年,最终以告别收场。

"我们遗憾地宣布,Embodied, Inc. 将立即停止所有运营 …… 所有 Moxie 机器人服务将在几天内停止运行。此后,设备将保留基础离线功能,但云端服务将不可用。我们理解此举带来的困扰,但因财务限制无法处理退款,深表歉意 …… "

Moxie 正式宣布关停,正值全球机器人的产业浪潮席卷之时。

估值 20 亿,何以陨落?

至于破产原因,Embodied 在公告中给出了答复——

"尽管我们竭尽全力寻求其他资金,但仍然未能完成一轮关键融资。领投方在最后阶段退出,导致公司失去继续运营的可能性。"

在此之前 Embodied 曾拿下过多轮融资,包括 2019 年前后获得 ‌ 由英特尔旗下基金 Intel Capital 领投,亚马逊 Alexa Fund、索尼创新基金跟投的 ‌2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2021 年初完成 ‌4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估值一度推高至 2.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0 亿)。

此后,Embodied 团队也扩展一倍,但据离职员工向当地媒体透露,硬件成本居高不下,单台 Moxie 生产成本超 800 美元。直到一年后 ‌,Moxie 销量未达预期,订阅内容更新频率从"每周"降至"每月",用户续费率暴跌。

2023 年,Pirjanian 和团队试图寻求收购,据悉潜在买家包括谷歌与乐高。这个估值不到此前风光时期的一半,但最后还是因位技术整合成本过高而谈判破裂。彼时,Moxie 已经进入市场 3 年,Embodied 仍未盈利。

尽管公司将破产归因为融资没能及时到账而导致运维困难,但进一步来看,更直接的原因还是始终无法实现健康的商业模式。

以 Embodied 的主打产品 Moxie 为例,这款机器人单机成本超 500 美元、售价高达 800 美元(约 5800 元人民币),导致普通家庭无法承担,复购率还不足 5%。相比之下,同期热销的编程教育机器人定价仅 200 美元左右。

过高的成本是团队过于理想化的极致追求,忽视了教育市场的真实需求。从 Moxie 的产品设计来看,技术团队期待做出一个 " 完美的情感机器人 ",例如动态表情系统就配备了 6 个微型伺服电机,过多增加了硬件成本。同时创始人 Paolo Pirjanian 拒绝简化产品功能,不仅导致成本过高,还忽视了快速迭代原则,耗费 18 个月追求 " 完美版 Moxie"。

这样极致的产品和技术追求似乎与乔布斯对苹果、马斯克对特斯拉的要求如出一辙,他们正是因此而成功。但是,相比手机与电动车,Embodied 切入的赛道相对细分,并不足以支撑这种追求。

Moxie 聚焦于 5-10 岁高收入家庭儿童,这一群体不仅在美国占比较低,且还有同期成熟产品冲击,陪伴机器人的需求也没有足够的迫切性;甚至后续投入市场后,儿童隐私合规成本都 ‌ 难以被覆盖。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硬伤。

或许,长期无法看到商业化希望彻底耗尽了投资人的耐心,最终决定放弃这个明星项目。

这时 Embodied 在融资过程中的战略误判暴露了出来。因 Moxie 前期技术优势足够吸引人,公司估值明显过高,迫使后续融资必须维持增长神话,管理层不得不选择冒险扩张。这也导致公司花掉大量资金开拓欧洲市场,但这个市场对教育机器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丰满,最终走向悬崖。

一记警钟机器人等待洗牌潮

有人说,Embodied 的失败是学术思维主导产品和商业化的具体体现,换句话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技术派理想坍塌的故事。

我们把视野拉回国内。今年春晚,宇树科技机器人的一段秧歌舞表演将具身智能赛道彻底推向高潮。此后一段时间里,国内具身智能项目融资风暴,估值随之飙升。有数据显示 2025 年前两个月,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投融资交易达成 27 起,规模 44.5 亿元,已经接近 2024 全年。

直到不久前,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一句"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暴论,引发极大争议。

不可否认,商业化问题几乎是所有具身智能和机器人行业绕不过去的坎。其实在 Embodied 之前,大洋彼岸的美国就已经有过不少失败教训:明星公司 Anki、家庭机器人公司 Jibo 等都在一阵爆火后迅速陨落。

同时,赛道过于火热,估值虚高,其实不少一级市场投资人都已经提醒警惕泡沫化。这也是任何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赛道都会面临的情况。

有人向左,有人向右。

目前来看,更多人选择了长期主义——"人形机器人是一个长期有潜力的赛道,需要投资人相信行业的未来,一同陪跑,才能看到更大的价值。"

正如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那一句:"时间拉长,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定能出大公司。"

其实稍早之前,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就提醒过,当下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投资人对短期成果的急切期待与技术实现落地所需的较长周期之间存在冲突。大家往往过度关注技术短期内的变革,却低估了其长远发展潜力。具身智能行业需要点耐心,需要有长期投资意愿的资金注入,以助力行业稳健前行。

于是我们看到,具身智能机器人融资依然继续——星海图接连完成 A2、A3 轮系列融资,总融资额超 3 亿元;千寻智能宣布完成 5.28 亿元人民币 Pre-A 轮融资;智元机器人完成腾讯领投的新一轮融资;它石智航(TARS)已完成 1.2 亿美元天使轮融资 ……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项前沿科技都需要不断试错、不断淘汰,最终才迎来曙光。这期间,势必会有如 Embodied 这样开局不错却草草收场的先行玩家,最后也一定会诞生出伟大的公司。

失败者与成功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同样重要,至于能否押中后者,才正是真正的考验。当浪潮退却,才能看清谁是被冲上岸的珍珠,谁是随波逐流的浮沫。

作者 I 杨文静

报道 I 投资界 PEdaily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ID:pedaily2012)权威配资十倍,作者:杨文静,36 氪经授权发布。